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进行了全面的升级迭代。本次升级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展出内容新,二是智能化建设新,三是设计与环境新。

一、展出内容新: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是中国计量大学传承计量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之一,坚持守正创新,共话红色计量文化历史,共谋计量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心不懈的追求。
“红色计量”板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升级后的特色板块,集中展示了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色计量的发展历程。沙家店木斗、陕甘宁边区盐场秤砣、陕甘宁边区公平尺、延安中央党校自制石日晷、华北新华书店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农家历……展馆陈列出的一件件文物是红色计量发展的历史见证。红色计量伴随着红色政权的建立而诞生,伴随着党的事业发展而成长,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日臻完善,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形成了红色计量历史文化血脉。


展厅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全面更新,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深刻论断的最新理论成果。该展区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四十余载奋斗路”两个篇章,立足浙江,为党员群众提供一个学习平台。

通过仿真技术,中心再现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亲身感受陈望道先生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二、智能化建设新:科技与艺术和谐交融
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手段,中心打造具有高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展厅空间。新增LED电子交互设备,打造出沉浸式、交互式的展览体验。

通过数字赋能红色文化传播,打造具有高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展厅空间。新增LED电子交互设备,打造出沉浸式、交互式的展览体验。中心推进数字化建设,新增大型光影问答系统——志同道合寻理想、“红色计量助万家”等互动装置,有效增强了中心的数字性、互动性和体验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设计与环境新:舒适与美观并重
除了内容新颖和建设智能化,展馆在设计与环境上也进行全面升级。展馆整体设计简洁大方,色彩搭配和谐,既能体现出展馆的现代感,又能与展出内容相呼应。

在展馆内部,中心特意设置了休息区,配备了舒适的座椅和便捷的服务设施,为观展人提供舒适的观展环境。
同时,展馆内的照明和温控系统也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在提供良好参观环境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展品。

中心按照“立足传播、注重研究、突出浙江、结合计量”的理念,秉持“明德笃实、精益求精”的院训,组建了两支宣讲团,分别是由中心青年教师讲解员组成的“8090”博士宣讲团和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组成的“9000”宣讲团,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专门讲演廉政文化的“青风”宣讲团。
通过有特色、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中心积极展现青年风貌,传播真理声音,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贡献力量。
新馆开启预约服务,欢迎垂询预约!
联系人:程老师
预约电话:0571-87675585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五8:00 — 11:30,13:30 — 16:30,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暂不开放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2024年5月6日